凯发官网入口/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行政执法 / 正文

延安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应知应会-凯发官网入口

当前,延安市正在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市委依法治市办收集整理了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全力以赴,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延安、法治延安。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就其主要方面来讲,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

(一)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既要立足当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制度保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

(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五)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要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八)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加快构建规范高效的制约监督体系。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九)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教育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十一)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

1.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周期和程序是什么?

答:2019年,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从2019年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评估认定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梯次推进,树立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标杆。2021年启动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示范创建实行网上申报、初审推荐、第三方评估、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实地核查、媒体公示和批准命名等程序。

2.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类别有哪些?

答:(1)综合示范创建。综合示范创建要求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上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符合《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90%以上指标。

(2)单项示范创建。单项示范创建要求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以及其他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典型性,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可复制、可推广。需提炼不少于10条项目示范标准。

3.《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指标体系共设有9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100项三级指标以及4项附加项,包括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等方面内容。

4.延安市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方面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答:2018年延安市荣获陕西省综合性“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市”荣誉,黄龙县、富县被确定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2020年宝塔区、延长县、洛川县、黄陵县成功创建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区),延安市行政复议单项被确定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5.延安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作为陕西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延安市获省委依法治省办推荐参与2021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延安市正在以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目标,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投入示范创建工作,争创全国示范,充分发挥示范创建激励作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

6.延安市目前做了哪些创建工作?

答:(1)统筹部署。召开了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动员协调会。印发了《延安市开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实施方案》,成立了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培训指导。召开了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培训会、网报资料填报指导工作会。

(3)满意度测评。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通过电话访问调查,综合满意度为96.36。

(4)举证材料整理。对照《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2021年版)》100项内容,全市范围内收集整理举证资料,经过6轮筛选梳理,完成了第一阶段网上申报和自评报告上报。目前正在整理收集实地核验举证资料,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进行了四轮全面梳理审核,目前正在进一步整理完善中。

7.延安市关于示范创建的下一步工作安排有哪些?

答:邀请高校合作团队根据测评标准和要求,对《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所涉及的104项指标任务进行摸底和评估,梳理总结短板和不足,逐项提出整改建议,协助进行整改提升,提高示范创建工作质效。

三、延安市法治政府建设成效

1.行政审批效能明显提升。完成全省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政府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4.17%,市级事项集中办理率达97.5%,市县乡村四级“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1240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马上办、掌上办,294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三集一优”改革模式为全省提供有益借鉴。

2.地方立法工作不断加强。出台《延安市人民政府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政府规章程序规定》《延安市引水供水工程保护办法》2部政府规章。2021年颁布《延安市国家地质公园保护条例》《延安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延安市物业服务管理条例》4部地方性法规,为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传承优秀文化、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法制支撑。

3.行政权力监督持续强化。2019年以来,全市共办理回复人大代表建议182件,政协提案616件,办复率达100%。各县(市、区)、管委会、市政府工作部门和直属机构网站公开信息69197条,“市长信箱”网民留言回复率100%,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荣获全国先进。

4.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断完善。出台《延安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把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必经程序。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在全省率先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到期预告制度,定期开展专项清理。市人民政府连续20年坚持聘任法律顾问,11届法律顾问累计提出意见、建议4000余条。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主要执法部门均聘请了法律顾问。

5.政府依法履职水平不断提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企业开办和注销全流程实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限时办结”,设立“营商环境直通热线”,创新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落实减免政策。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实施“多证合一、证照联办、一证一码”改革,建成延安市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6.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组建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乡镇(街道)“六办三站一中心”机构设置,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各县(市、区)全部建立“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

7.社会矛盾依法预防化解。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包案接访等“六项机制”,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等活动。将延安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更名为延安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增设科室、编制,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功能。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优秀市,平安建设满意度提升至97.5%。延安市荣获全国综治工作最高奖“长安杯”。

8.法治宣传教育方式不断创新。在全省率先建成黄龙县、宝塔区两个法治宣传教育中心,运用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依托红色教育资源,打造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清凉山新闻纪念馆宪法主题广场等宣传教育基地。拍摄了全省首部普法电视剧《司法所的故事》,列入全省“一影一戏一剧”巡演内容。普法微电影《回家》荣获全国第三届平安中国“十大微电影”奖、“优秀编剧奖”和第二届平安陕西微电影比赛一等奖。

四、法治政府建设知识点

1.法治政府建设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答: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

2.如何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每年召开部署安排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的专题会议不少于1次。每年3月1日之前,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应当向本级党委和政府、上一级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同时抄送本级督察单位;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向上一级党委和政府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同时抄送上一级督察单位。

3.《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确定的督察对象有哪些?

答:地方各级党委、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部门的党组织;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

4.《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组织实施督察工作的主体是谁?

答: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和地方各级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组织开展。

5.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3)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4)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5)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6.每年4月1日之前,地方各级政府和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的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应当通过何种方式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答:通过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7.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2)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善。(3)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4)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5)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6)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7)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处置。(8)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高。(9)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

8.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3)优化政府组织结构;(4)完善宏观调控;(5)加强市场监管;(6)创新社会治理;(7)优化公共服务;(8)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9.什么是“放管服”改革?

答:“放管服”改革指的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10.什么是行政审批?

答: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包括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经过依法审查,采取“批准”“同意”“年检”发放证照等方式,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

11.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要推进什么法定化?

答: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12.什么是“双随机、一公开”?

答:“双随机、一公开”就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3.如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严格落实《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延安市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方案》,全面清理废除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2)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3)坚持守信践诺,强化政府诚信建设,严格兑现向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4)对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进行补偿;(5)不存在干预企业依法自主经营活动的行为。

14.什么是公共法律服务?

答:公共法律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基本法律需求而组织提供的法律服务、服务保障措施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事项。公共法律服务主要包括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查询、法律便利、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村(居)法律顾问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

1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的“两快两全”指示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16.什么是地方政府规章?

答: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17.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哪些事项作出规定?

答:(1)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2)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

18.地方政府规章制定程序是什么?

答:(1)立项;(2)起草;(3)审查;(4)决定;(5)公布。

19.什么是行政规范性文件?

答: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除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以及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外,由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含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和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的公文。

20.如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监督管理?

答: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必须要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为防止文件制发的随意性,出台重要行政规范性文件要把握好“严格制发程序、认真评估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严格审核把关、坚持集体审议、及时公开发布”等6个环节。为了确保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还需健全责任机制、强化备案监督、加强督查考核等。

未经合法性审核或经审核不合法的文件不得提交集体审议。

21.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包括哪些?

答:(1)制定有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2)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规划;(3)制定开发利用、保护重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4)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5)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22.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答: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

23.什么情况下的重大行政决策草案不得提交讨论?

答:决策草案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决策机关讨论。

24.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度落实到位,集体讨论率达到多少?

答:100%。

25.什么是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

答:决策机关违反《延安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造成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当及时作出决策而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应当倒查责任,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对决策机关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26.为什么要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答:(1)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2)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水平;(3)有利于增强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4)有利于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27.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28.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措施是什么?

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保障。

29.什么是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答: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30.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目标之一是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什么权利?

答: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1.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措施是什么?

答: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纠错问责和行政赔偿机制;加快建设廉洁政府。

32.如何处理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

答: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和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建议应当100%按规定回复。

33.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有哪些措施?

答:(1)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2)加强行政复议工作;(3)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4)加强人民调解工作;(5)改革信访工作制度。

34.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制度。

35.什么是行政诉讼?

答: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

36.如何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答:(1)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2)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和考查。

37.全面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是什么?

答: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8.我市“法律七进”指哪“七进”?

答:我市开展的“法律七进”指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

39.国家宪法日是哪天?

答:12月4日。

40.哪些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要进行宪法宣誓?

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41.《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立了新发展时期的新目标体系是什么?

答: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42.《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对全面打造高质量现代化法治政府作的阶段性谋划是什么?

答:到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各地区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更多地区实现率先突破。

43.法治政府建设的“五治”指的是什么?

答:“五治”指的是法治、精治、善治、智治和政治。其中法治强调实体合法与程序合法并重的底线性要求;精治旨在解决对行政裁量权的有效规制促进个案正义以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兼具力度与温度的以人为本的高水平执法;善治着重解决政府缺位、越位和错位等问题,着力实现政府职能深层次转变,以实现社会共治目标;智治突出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科技保障,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水平,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攻克法治政府建设痛点、难点和堵点;政治则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构成中国特色法治政府建设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