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忠义委员:
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聚焦中央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深入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助推中小学科学教育有机衔接,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均已成立由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主管业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也成立了校长、副校长、各处室全员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全市教育系统“一把手”抓、“一班人”干、各司其职的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二)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学教育水平。一是通过特岗教师、公开招聘、特殊紧缺人才引进等渠道,配齐建强中小学科学,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学科教师,确保科学课程有效实施。2023年全市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科学类教师9名;2024年全市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科学类教师17名。二是加大学科教师培训力度,将科学教师培训纳入“国、省、市”培训计划,将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科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等融入教师培训内容,全面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2023年组织开展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各级各类培训32场次,累计培训教师2867人;2024年利用国培、省培项目已培训科学类教师326人。三是全面实施城乡学校科技结对共建,进一步推进科普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通过线上线下开展作品展览、团队共建、远程互动、远程操作、现场讲解答疑等科技活动,实现科学素质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一是全市中小学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及要求,开齐开足小学科学,初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程,全面落实学科育人目标任务。二是将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墙、角、栏、报设置科学家、科学精神文化宣传专栏,普及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三是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科技日等,开展国旗下演讲、班团队会等主题科普活动,全面培养学生了解科学,亲近科学的意识,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怀。
(四)创新合作机制,全面发挥社会育人合力。联合市科协、市科技馆、市生态环境局、团市委等部门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活动,通过举办校园科技节、学生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科技普及、创新发展等活动,全面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23年全市共组织科技节活动625场次,参与学生15.8万余名,举办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50余次,606名中小学生获省市奖励。
今后,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加快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联合发改、科技、文旅等部门,成立科学教育工作专班,形成多部门联合加快推动科学教育的合力。二是抓好实验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起来”,扭转实验教学笔试化、视频化和记忆化倾向,创建100 个实验教学示范点,组织遴选100节实验教学精品课程。三是抓好师资培训。让科学课堂“强起来”,用好国培、省培项目,每三年对科学教师进行一次全员轮训。用好市级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增加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教师培训项目。定期举办中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员)实验技能大练兵、自制教玩具评选等竞赛活动,激发科学教师工作积极性。四是深入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指导全市中小学加强学生科学类社团建设,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科技节。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科学营、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等活动。在科技场馆广泛开展主题研学活动,拓展青少年第三课堂。联合科协、延安大学开展“科学家进校园”“专家进校园”等活动,落实“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五是加快科学实践基地建设。用好市科技馆、秦创园等周边资源,常态化组织中小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场所,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邀请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进校园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加强对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指导,科学合理组织开展科学类竞赛活动,搭建中小学生成长平台,发现有潜质的学生,引导支持该类学生长期、深入、系统地开展科学探究与实验。
延安市教育局
2024年8月21日
(联系人及电话:张亚军0911-7090805)